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水文水资源

  • BP神经网络在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中的应用

    苏伟;刘景双;李方;

    采用三层的BP神经网络结构,选取与水资源承载力密切相关的6个社会经济指标,根据1995~2004年10年时间序列指标数据,运用MATLAB中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长春市水资源需求量预测模型,通过预测值和检验值的误差比较,表明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参考长春市"十一五"规划期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预测得到"十一五"期间长春市水资源需求量,对比现有供水能力,"十一五"期间水资源承载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实现资源、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2007年11期 No.40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45 ]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苏南丘陵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量水质影响研究

    李亚平;董增川;李庆航;刘薇;

    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优势的基本条件,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水资源的量和面源污染起着制约作用。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苏南丘陵地区句容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下产流、产污进行模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前后对区域产流产污(氮和磷等)的影响,为当地土地利用方式提供指导。

    2007年11期 No.409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公用无线通信资源在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肖坚;陆存乐;

    从应用出发重点介绍公用无线通信网的结构、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提供的业务和功能等。比较各种无线通信网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提出在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中具体应用场合的主要技术和特点。举例说明公用无线通信网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并具有覆盖面宽、应用灵活、建立快、投资省等优点。

    2007年11期 No.409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达拉特旗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差异分析

    冯峰;许士国;

    对达拉特旗地表水水质4种评价结果对比,模糊可变评价法与水质标识指数法结果较为一致,而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和以上两种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对存在差异进行分析,认为灰色聚类法在聚类权确定、白化函数值计算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导致部分指标信息失真,因此结果失去合理性。由于单因子极值法只考虑最差一级水质标准,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故建议不再使用。

    2007年11期 No.409 15-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新水沙环境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李小涛;黄诗峰;杨海波;徐美;

    利用1996年、2000年和2004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对黄河三角洲近年来的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资源是增加的,1996~2004年湿地总面积增加了22838.55hm2,年平均增长率为2854.82hm2/年。同时,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种变化是黄河来水来沙减少和人工调水调沙的相互作用、农业开发和城市化建设等对湿地的破坏和有目的的湿地保护的相互作用、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07年11期 No.409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水生植物模拟湿地对受污河水中氮素去除的初步研究

    万晓红;刘玲花;王雨春;周怀东;匡尚富;

    分别以芦苇、茭草和宽叶香蒲构建人工模拟湿地系统,开展关于湿地中水生植物氮素去除效果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中的无机氮有很高的去除效果,但不同植物的去除率有所不同;(2)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是影响湿地系统总氮去除率的重要因素,且铵态氮的去除起主导作用;(3)芦苇特殊的根系结构增加了湿地系统中溶解氧的含量,进而改善水中各种动物、微生物的生活环境;(4)植物吸收不是湿地氮去除的主要途径,但它的存在足以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水体中各种形态氮素的转化以及系统中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过程的进行。

    2007年11期 No.40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引用频次:19 ]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苏南丘陵地区水—社会经济—生态耦合系统仿真模拟研究

    李亚平;董增川;童芳;

    基于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运筹学、经济学、水文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地处苏南丘陵地区的句容市的水—社会经济—生态耦合系统进行了系统概化和仿真分析研究,建立了苏南丘陵地区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水—社会经济—生态耦合系统仿真模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多种水资源调控策略的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句容市水资源调控的最优策略,提出了句容市水资源调控战略的重点在于加大各部门节水力度、提高用水效率以及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改善水生态环境,从而为实现区域水—社会经济—生态耦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07年11期 No.409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18 ]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泥沙研究

  • 海底管道防冲刷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喻国良;陈琴琴;李艳红;

    简略描述了海底冲刷及沙波运动对海底管道的危害,分析总结了海底管道冲刷掏空机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机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海底管道防冲刷保护的专利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2007年11期 No.409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引用频次:48 ]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水利规划

  • 水利规划生态适宜性研究

    陈庆伟;刘昌明;郭富庆;

    选择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资源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5类基本因子,组成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评价值在0.067~1.500之间变化,对结果进行再处理、聚类,划分毗河供水规划的生态适宜分区。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要求,对水利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毗河供水规划整体布局较合理,大型建设项目未处于生态需特别保护的区域。各水库农业灌溉的同时,也能发挥生态功能,为周围环境提供用水,对区域生态与环境有促进作用。

    2007年11期 No.409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工程地质

  • 地下采空区堤防工程的变形与稳定分析

    杨令强;武甲庆;秦冰;

    研究地下采空区对堤防的影响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课题,本文采用D-P模型,堤防和基础采用四边形单元,通过有限元计算系统分析了采空区距堤防的间距、采空区的深度、采空区的高度、采空区上覆岩层对堤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空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堤防有很大影响,不仅造成堤防塌陷,而且也使堤防产生不同程度的破碎裂缝,使现有堤防的完整性、密实度下降,抗滑稳定不满足要求,为此提出应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在一定距离和一定深度范围内限制采煤、采砂。

    2007年11期 No.40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近水平层状岩体的松动区分布范围探讨

    尹冬梅;周长兴;张沁成;朱尔玉;

    西龙池地下厂房围岩岩体结构的类型以缓倾角层状为主,对于顶拱的开挖十分不利。根据地下厂房近两年的声波监测和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确定了围岩的松动圈范围在0.2~1.2m,顶拱处的松动范围最大。然后,对松动圈分布范围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弹塑性解析计算。经过对比,数值模拟、弹塑性解析解和实际监测值的松动圈的整体分布规律是一致的,理论计算值是监测值的2~3倍。将理论计算与实际监测结合起来讨论近水平层状岩体的松动区分布范围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2007年11期 No.409 40-4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柳洪水电站库区左岸堆积体稳定处理方法探讨

    史红光;

    通过整理分析柳洪水电站库区左岸堆积体变形失稳由发生、发展、治理各阶段的表现和处理措施,总结论述了库岸整治过程中防止边坡渐进式破坏的关注点,以及相应的滑坡处理方法,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2007年11期 No.409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Matlab在水下岩体爆破实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秦鹏;方达宪;蔡敏;

    针对水下岩体爆破衰减经验公式繁杂、主要参数人工求解困难、精度差的问题,以Matlab作为辅助工具,编制便捷程序,简化计算过程,提高了数据精度,增加了后期校核工作的准确性,计算成果在相似工程分析校核中更具参照价值。

    2007年11期 No.409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坝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梁天津;

    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针对施工过程所暴露及发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专家咨询及补充现场试验、测试,进一步分析研究工作,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准确评价,为设计提供了合理的地质参数和建议。

    2007年11期 No.409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水工建筑

  • 软基上超长闸底板的防裂问题研究

    赵妍;张国新;范权;邓卓智;

    通过北京市北运河拦河闸土基上超长闸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仿真计算,论证了各种温度荷载(气温年变化、气温日变化、寒潮)以及水化热、自生体积变形、干缩等几种因素对混凝土内部应力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掺加ZY膨胀剂,计算ZY膨胀剂带来的应力补偿作用。结果表明:寒潮和干缩是带来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加强养护和保湿,表面裂缝很可能向内部扩展;掺加ZY膨胀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中的拉应力,对防裂有利,是实现大体积混凝土超长无缝施工的有效措施。

    2007年11期 No.40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升船机设计仿真

    邓杰;王万鹏;刘娟;

    三峡升船机设计仿真的目的是应用三维参数化设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直观地描述升船机复杂的系统功能和设计成果,用于辅助设计理解、设计复核、设计审查,并可指导施工。三峡升船机设计仿真系统建立在基于PC、面向工业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平台上,开发内容包括升船机整体及各主要机构的三维参数化模型,以及详细描述工作原理的运动仿真方案。

    2007年11期 No.409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曹娥江大闸闸上江道冲刷研究数学模型设计和验证计算

    傅森彪;

    曹娥江大闸兴建后,平时关闸挡潮,阻挡了曹娥江上游泥沙的下泄通道,改变了闸上江道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在洪水期和非汛期有余水时开闸放水,闸上河道由原"洪冲潮淤"变为单向冲刷,危及两岸堤防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曹娥江河道的水流及泥沙冲淤变化情况进行预测,为曹娥江堤防工程的防护提供科学的依据。针对上述情况,文中阐述了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计算及得出的初步结论。

    2007年11期 No.409 63-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水工减压模型试验理论的探讨

    刘继广;

    分析了传统减压试验理论中存在的矛盾,认为以饱和蒸汽压强定义的空化系数及其原、模型空化系数相等的要求,实际上是在重力流动的相似模拟系统中,又按压强相似定律定义了一个相对压强相似的附加条件。阐明了若按空化系数相等规则控制,而忽视模型水温的影响,除导致原型与模型之间在空化程度、气水流综合密度、全局流动等的不相似结果外,还会给空化模型试验的相似效果和可比性带来较大影响。这是在同一模拟系统中重力相似定律与压强相似定律之间的矛盾体现,不能全部归结为模型缩尺效应。

    2007年11期 No.40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引用频次:6 ]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工程施工

农村水利

  • 总干渠渠道防渗

    杨俊柏;潘汉彬;

    总干渠工程采用土工膜,现浇混凝土板和混凝土预制板防渗,并针对梯形断面和弧形渠底梯形断面几种不同结构型式,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施工等总结长距离大流量引水渠道,采用土工膜作为渠道防渗材料的优越性及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2007年11期 No.40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宝鸡峡灌区骨干渠系淤积成因及对策探讨

    李厚峰;

    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宝鸡峡灌区骨干渠系淤积成因,并提出要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从源头上控制泥沙入渠,从措施上减少泥沙入渠,以恢复渠道输水能力,保障灌区农田适时灌溉。

    2007年11期 No.40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简讯

防汛抗旱

  • 基于雨洪利用的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规律研究

    陈建刚;张书函;丁跃元;赵飞;冒建华;

    选择北京城区某楼房小区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成小区的代表,在其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纳入雨洪利用系统单元,通过对研究区内降雨量,屋顶、道路等系统的产流量进行实际观测,运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从雨洪利用的角度出发对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因雨洪利用措施而导致的下垫面变化对降雨产流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城区建设的规划设计工作,以及城区综合雨洪利用的研究工作都具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11期 No.409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引用频次:16 ]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