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 黄河小浪底水库运用与下游河道防洪减淤问题

    费祥俊

    黄河下游淤积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来水流量减少、河运输沙能力严重不足.通过干流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的指导思想,似乎仍然建立在河道输沙能力强,足以将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泥沙输送入海的认识基础上.极据黄河下游水沙特性及河道的具体条件,通过试验得出河道输沙能力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河段输送各级含沙量需要的输沙流量及游荡性河段在高含沙条件下的演变特性和带来的危害.提出在下游来水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河道减淤除利用水库调节水沙外,应采取出库高含沙水流通过渠道向两岸低地放淤等综合减淤措施.其优点是大大减轻了河道的输沙负担,使小浪底水库不受或少受排沙运用制约而发挥应有的综合利用效益,还可大量节约黄河的输沙用水.

    1999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Inmarsat-C卫星系统在水情自动测报通信中的新近应用

    国栋,孙增义,孙杨

    我国水情自动测报工作在70年代后期刚刚起步时,基本上采用模拟通信方式.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水情自动测报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开发用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数据传输的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有Inmarsat和VAST.Inmarsat卫星系统分为空间段、地面站和移动站三大部分,Inmarsat-C是其中最轻便的一种,是以存贮一转发方式提供低速数据通信,最适合于水情数据通信业务.Inmarsat-C有两种不同的通信方式,即信文方式和数据报告方式,数据报告方式下的传输路由有3种类型,类型2和类型3较适合于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应用.

    1999年03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小浪底工程多条隧洞泄洪布置的特点与消能问题

    李玉柱

    结合黄河小浪底工程泄洪建筑物下游消能的试验研究,总结了多条隧洞泄洪布置的特点与消能问题.该工程泄洪消能布置的特点是:布局紧凑,多条隧洞集中布置,下游设一综合消力池,池内设二道纵向隔墙,分为三个小池,消力池下游接泄水渠,使水流平顺地导入主河道.为解决其消能问题,采用洞内多级孔板消能,优化出口体型,调整消力池尺寸等措施,充分利用了消力池的长度和宽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999年03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引用频次:13 ]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拱坝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探讨

    朱伯芳,厉易生

    本文介绍了高强混凝土在土建、桥梁等领域的应用;提出了逐步提高拱坝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建议;讨论了提高强度等级后的温度控制、弹性稳定等问题.算例表明,提高强度等级将大幅度地减少坝体混凝土方量,尤其对高地震区的拱坝设计有重要意义.

    1999年03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引用频次:9 ]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周边缝止水结构设计的探讨

    宋永杰

    周边缝是面板坝十分关键的部位,受坝体变形及水压力的作用,将产生张开、沉降和错动三向位移.对高坝,因水头高,位移植更大,其止水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坝体的运行.国内外已建工程大多采用表面塑性止水、中部PVC、底部铜片三道止水,近年来又在顶部铺填粉煤灰或粉细砂,以期在底部反滤的作用下,缝自动淤堵,起到辅助防渗的作用.但常这不到预期的效果,亦很难适应大变位的条件,对其逐步加以改进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几个工程实例及试验研究成果为例,对止水结构的型式进行了讨论.

    1999年0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水泵安装高程计算方法探讨

    李玉芷,陈希文

    水果安装高程计算是泵站设计重要计算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厂房挖深、京站投资和水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多年设计泵站的经验,推荐用汽蚀安全系数法计算术系安装高程.与以往不同,这个新计算方法首先求出设计流量、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等工况水泵将要发生汽蚀的临界汽蚀余量,乘以适当的汽蚀安全系数得出水泵不发生汽蚀所需要的泵站装置汽蚀余量.由此计算出水泵安装高程.由于此安装高程形成的装置汽蚀余量,可以使叶轮进口叶片最高点得到超过汽化压力适当倍教(汽蚀安全系数)的压力,所以水泵不会发生汽蚀.该计算方法直观、全面和准确,在万家寨引黄工程水泵机组国际招标设计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1999年03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水工结构自振频率和动应力测试分析系统

    张文翠,别社安,才君眉

    介绍的测试分析系统对常规的水工结构自振频率和动应力测试系统进行了改进.新的测试系统中,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均由计算机未完成,减少了测试中需要的仪器设备.特别是用应变片传感器及相应的量测系统也可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所需测试仪器更少.给结构施加一冲击荷载,计算机通过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应变片等)采集到结构的振动数据(如位移、应变等)并存储,之后根据测试的动应变可得到结构的前应力,对结构响应的动体移或动应变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可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系统中,计算机可对结构的响应进行实时监视,数据处理软件具有完善的数据图象显示和分析功能.现场实测应用比较表明该测试系统测试分析结果可靠,具有较好的精度,简单实用,可用于各种水利工程动力检测.

    1999年03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水闸大孔口淹没堰流泄流能力的探讨

    王学功,左敦厚,冯曙光,龚维智,江永强

    根据牛顿阻力公式和能量方程,初步研究了胸墙流速系数和大孔口淹没堰流流量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得到水槽模型试验资料的检验,并与按孔流方法计算的结果做了比较,获得一些有益的认识.

    1999年03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王玲玲,金忠青

    以数学模型为核心,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在已知流量和上下游口门宽度或截流俄堤堤头极号的情况下,可迅速模拟出全城流场,实现实时模拟,并把模拟结果形象地显示在屏幕上,为大江截流的决策提供依据.

    1999年03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泥浆管道输送中的水力计算与应用

    杜玉海,孙学文,陶遵丽

    1999年03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水轮机蜗壳接触灌浆工艺

    贾纯波

    1999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白山抽水蓄能电站岔管联接可行性研究

    荆岫岩,周永平,董毓新

    1999年03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荒沟抽水蓄能电站上池侧式进口和出口水力学试验研究

    邹敬民,高树华,李宝红,张福全,于艳丽

    影响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水流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进口水流的波涡问题,故侧式进、出水口上方常采用矩形或百叶窗式斜染进行防涡.但就荒沟抽水蓄能电站上池而言,采用这种消涡措施,经试验测得进水目前平均流速达1.60m/s左右,在各级发电工况运行时,防涡梁上方均产生吸气漩涡.依此对原防涡方案进行了修改和研究,提出了阶梯立式防涡梁防涡和消涡方案,取得了较好的防涡和消涡效果,从而为防涡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措施.

    1999年03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引用频次:12 ]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水电厂(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开关量输入信号可靠性的“三取二”表决法

    刘晓波,李建辉

    1999年03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3 ]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江垭大坝碾压混凝土斜层铺筑方案简析

    林伯诜

    1999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加密硅粉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应用

    曹恒祥,王振凡

    加密硅粉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有干掺和湿掺两种方法,湿掺法需将加密硅粉解密,制备成均匀、稳定的硅粉浆液,该法可使桂粉掺加均匀、计量准确、利于发挥加密硅粉的效用,但设备投入相对较多,适合于硅粉需要量大的工程.根据小浪底工程实践,主要介绍湿掺法中硅粉浆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装液制备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影响浆液水灰比选择的主要因素、高速搅拌技术、装液稳定技术,同时对加密名粉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1999年0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喷混凝土面板防渗技术在舍网水库的应用

    张美娟,毛阳

    1999年03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松花江流域完整的防洪体系

    李国英,刘斌

    本文对松花江流域1998年的洪水及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流域的重点防洪对象和防洪标准.松花江流域的防洪问题,最终要通过构建完整的防洪体系来解决.在工程体系的构建中,除认真做好河道堤防建设外,还应着眼于上下游、左右岸的整体关系,进行以防止塌岸为中心的河道整治.同时,对干流上具有控制性的水库规模的确定,应在不造成重大淹没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防洪作用.对处于暴雨区的主要支流,应研究在其干流上市设水库的可能性.在非工程体系构建中,应主要做好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和加强以清障为中心的河道管理.

    1999年03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面板坝接缝不锈钢波纹状止水片试验研究

    郭兴文,江泉,王德信

    1999年03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引用频次:4 ]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神经元网络的碾压混凝土材料剪切本构模型研究

    梁玉进,李庆斌

    碾压混凝土的分层形式对其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全面探讨碾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及为碾压混凝土结构数值分析提供材料参数,研究和建立了基于损伤的碾压混凝土材料剪切本构模型.由于现场原位抗剪(断)试验条件的限制,试验无法量测出试件的真实应变值.在考虑碾压层面点的强度、应变局部化效应的基础上,基于岩滩水电站现场碾压抗剪(断)试验结果,采用损伤模型的本构形式进行了碾压混凝土剪切本构研究,并建立了基于神经元网络的碾压混凝土剪切本构模型.

    1999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盖达卫星通信网络建设运行简介

    钱金昌

    1999年03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各大流域防洪规划工作大纲经审查后报送水利部

    1999年03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盖达卫星通信网络系统

    袁宁

    1999年03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