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 浙江省地方水电在改革中加快发展

    李治华

    1999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加强水电管理 促进健康发展

    言隽达

    1999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地方水电的应用

    俞振凯,陈一麟,倪苏菊

    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我国地方中小水电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电站容量小,运行工况差别大,其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要有自身的特.点,既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又要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为此对目前中小水电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讨论,旨在推进中小水电站的计算机监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1999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高水头骨干电站跨流域引水补源的规划实践

    陈一麟,楼琦,张宇

    浙江省山地面积约70%,小流域纵横交错,源短流急,上中游宜兴建高水头电站.但往往有合适的坝址能形成较大库容,又能充分利用天然落差建设混合式电站的,由于本溪流集两面积小,电站可装机容量小,经济指标欠佳.如能将邻近溪流径流引入水库,则电站装机发电量剧增.文中就装机1万kW以上高水头骨干电站在这方面的实践作简要论述.

    1999年01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混合线型拱坝的优化设计

    张海南,刘国华

    拱坝的混合线型是以曲车半径方程描述的统一的拱圈线型.通过改变曲率方程中的参数,能很好地适应坝体各个部位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受力特点,并实现不同拱圈线型间的平滑过渡.本文阐述了混合线型拱圈的模型,并以2座工程实例,说明了混合线型拱圈与常规体型模式相比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混合线型拱坝优化设计是“拱坝新型体型优化和全过程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荣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01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引用频次:28 ]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白鹤水电站拱坝体型优化设计

    唐毅,马以超,杨炯,李锐

    针对浙江省重点工程─—白鹤水电站的拱坝设计,利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ADASO程序及浙江大学的ADAO程序对白鹤水电站拱坝进行了体型优化及应力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体型优化,减少坝体工程量约10%;(2)两套程序的优化体型基本相同;(3)对于中小型拱坝,拉应力是控制条件;(4)两套程序的拱圈厚度变化的α值取法不同.

    1999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引用频次:5 ]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桥墩水电站大坝防渗工程的修补处理

    陈漓生,徐煌

    桥墩水电站扩建加固工程于1989年建成试舌水,由于面板及基础混凝土防渗墙渗漏而进行了4次修补.其产生渗漏的原因主要有坝体及坝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裂缝、不同类型防渗墙之间存在相对位移成为发生渗漏的通道、部位裂缝和施工缺陷等.就此提出了加固处理的措施和施工方法.经过5年多的运行,证明提出的看法和加固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和成功的.

    1999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软件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毕建权,俞振凯

    对水电厂计算机监控软件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自行开发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相结合,并将二者紧密集成,集中管理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为应用软件提供了统一透明的SQL操作接口.该数据库管理方案具有快速响应、可扩充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

    1999年01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引用频次:8 ]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小水电发电量的径流模型时段计算法

    邵开寿,周建斌

    针对调节库容很小的小水电站不能运用以月为单位的长系列径流调节计算法的弱点,推出一种能适应很小调节库容的径流式、坝后式、引水入库式和河床式电站的发电量计算方法.该方法以一年逐日平均流量系列为径流模型,以1h为计算单元时段,所编制的BASIC程序,较微观地反映了每一单元时段的来水量、库容、水位、用水量、弃水量、尾水位、水头、机组效率等发电参数.由于以小时为时段仍然具有阶段性,为准确反映单元时段平均水位与溢流水量,克服小库容的不便,在计算式的逻辑推理上引入虚拟库容的概念.通过程序的技术处理,可以计算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峰电和谷电4种电量,还可以用于有龙头水库调节的梯级电站,和不同库容或装机的多方案比较.该程序经多次使用并与已发电多年的电站对照,计算成果的准确度,在正确取用有关参数的情况下,能达到95%左右.

    1999年0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引用频次:2 ]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北岙坑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胡文明,周国华

    浙江省仙居县位于浙江东南内陆,北蚕坑为永安溪第三大支流,流域面积192km2.流域开发现状为,已建成谷坦、北秦、西索3座水库,配套电站5座,并已建成向县城供水一期工程.但以革流域为主的水资源配置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利用日益增长的需要,存在着工程不配套、效益受损、调水准和管理难等问题.因此,从分析现有工程出发,探索相邻流域水源补偿综合规划,以达到区域水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最后选定方案五为最佳推荐方案.

    1999年0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引用频次:10 ]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跨流域引水入发电洞的工程研究

    顾谦甫,叶有仁

    1999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瑞垟一级电站跨流域引水工程运行及效益分析

    傅建敏

    1999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海山潮汐能的综合开发利用

    林楚平

    1999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引用频次:7 ]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龙溪水电站辅助供水系统的技术改造

    范金道

    龙溪水电站单机8000kW的立式机组,转达1000r/min,对冷却水的供应有特殊要求.原以水泵从尾水池中抽吸的供水方式使机组难以自如启动、安全可靠运行.将白白流走的顶盖排水接入冷却水系统,以隧洞取水补充水量,开拓了常规电站辅助供水的新水源.实现自流供水,保证了机组冷却、电站消防、生活用水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节省运行费用,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1999年01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棣山水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王利明,杨先安

    1999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设计简介

    吴卫国,吕建平

    溪口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溪口镇,装机容量80MW.电站上下库挡水建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输水系统引水采用一管二机,尾水采用一机一洞布置型式;厂房采用圆形竖井半地下式厂房;电站安装2台立轴单级单速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为立轴悬式、空冷、可逆式三相同步电机.现电站已投入商业运行,实测抽水一发电循环电站的综合效率达到77.7%,经济效益较好.

    1999年01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一起水轮机奇特故障的处理

    1999年01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金兰水电站的更新改造及成果

    王建华,邢苏德,叶大荣

    金兰水电站于1960年3月建成投产,原电站装机容量3×1360kW,已超龄运行多年,设备老化,严重影响着电站的正常安全运行.电站通过更换转轮,并对发电机等进行改造,使装机容量增至3×且800kW,机组效率提高了8%.工程总投资830万元,年增发电量351万kW·h,年增收入331万元,工程改造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金兰水电站的更新改造,因地制宜,投资省见效快,进一步发挥了老电站的效益,为老电站更新改造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1999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三峡主坝浇筑又添“粮仓”

    1999年01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低压水轮发电机中性线谐波电流的危害及防止

    孙乐民,汪配泉

    1999年0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安徽组团考察涪陵移民工作

    1999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冲击式水轮机铸焊转轮焊缝裂纹的分析与处理

    蒋秀锦,郑宗良

    1999年0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三峡建行扶持移民脱贫致富

    1999年01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赋石电站机组的增容技术改造

    周小平,王文中

    赋石水库在水库蓄水位比原设计提高1.6m的有利条件下,采用了更换定子线圈,改善发电机通风条件,提高功率因数,增加电容器补偿,更换高效转轮,采用金属塑料瓦、尾水管改型等技改措施,使发电机出力由1250kW提高到1800kW,同时还使电站综合效率提高7%.

    1999年0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出良方 排险情 水利部专家组令人佩服

    1999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小水电自供区35kV小型化变电所的研究与应用

    罗一淼,岑建航

    在建设35kV梨洲变电所之前,由于考虑到采用常规变电所一、二次设备繁多、结构复杂,运行和维护工作量大,占地面积多、造价高,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技术、经济指标较高,能适应小水电自供区特征的35kV变电所.经调研,决定以“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户外式、小型化、低造价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为建设原则,采用35kV小型化变电站模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行优化组合,除计量监控仪表设备在室内外,总体布置为全户外式,设备全部选用国产,并对主要控制设备进行研究改造,使之成为适合于在水电双电源区域运行的新型35kV小型变电所.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1999年01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重锤式蝶阀的应用

    赵新勇

    1999年01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技术委员会机电组提交咨询报告

    1999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赵山渡弧门支铰采用球面滑动轴承设计

    刘旭辉,倪建潮

    针对国家重点工程─—珊溪水利枢纽起山渡引水工程中泄洪闸弧形工作闸门支铰结构设计,对圆柱滑动轴承和球面滑动轴承的采用进行了技术分析,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认为球面滑动轴承应用在弧门支铰中具有许多优于圆柱滑动轴承的特点:(1)轴承可以绕轴的两个方向转动,使设计计算模型中的铰接点假设符合实际;(2)轴承除可承受径向力,还可承受轴向力,支铰设计时不须另设轴向传力结构;(3)轴承自动调整能力强;(4)轴承结构紧凑,支铰轴长度、轴径可降低,相应的支铰结构尺寸和重量可降低较多,支铰轴径与圆柱滑动轴承相比可减少30%~35%;(5)轴承与铰轴无相对转动,铰轴可采用普通结构钢且表面不须进行镀铬处理.

    1999年01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龙潭水电站橡胶坝设计总结

    徐富平,丁邦满

    1999年0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引用频次:1 ]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